
Nature子刊:利用游離DNA片段組檢測和鑒定肺癌
肺癌是世界上最致命的癌癥。5年存活率低于20%主要是由于診斷晚期,治療效果不如早期,肺癌發病率持續上升。
診斷多種人類疾病的新型血液檢測技術研究進展!
本文中,小編就整理了多篇重要研究成果來解讀科學家們如何利用新型血液檢測技術來診斷多種人類疾病,分享給大家!
Genome Biol:發現人類血液含有無細胞的微生物DNA
2021年7月19日訊/生物谷BIOON/---臨床醫生用于診斷癌癥的大多數生物標志物是人類的。但是,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微生物組和惡性腫瘤之間存在聯系,這為研究微生物DNA的存在作為一種識別和可能預測疾病的方式提供了機會。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和彼得-麥卡倫癌癥中心的研究人員證實在健康人和黑色素瘤患者的血液樣本中檢測到細菌DNA是可能的。相
Science子刊:新型高通量無細胞無病毒定量中和測試方法可檢測患者對SARS-CoV-2的免疫力,靈敏度高達96.7%
2021年7月17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瑞士洛桑大學醫院和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的高通量無細胞無病毒定量中和測試方法(high-throughput cell- and virus-free quantitative neutralization assay),其靈敏度足以測量血液中存在的SARS-CoV-2中和
Nature:血液中的ctDNA可指導尿路上皮癌患者的術后免疫治療
2021年7月12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臨床研究中,英國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的Tom Powles教授及其團隊發現一種能夠檢測微量循環癌癥DNA的血液測試方法可能能夠識別癌癥復發的風險并指導膀胱癌術后的精確治療。這一發現可能會改變我們對手術后癌癥護理的理解。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ctDNA guiding a
Nature Communications :腫瘤液體活檢研究獲進展
癌癥已成為對人類生命健康的危險之一,死亡率和發病率持續升高。液體活檢作為新興的腫瘤診斷技術,因其無創性、敏感性、操作便捷等優勢受到關注。液體活檢使用的生物標記物主要有循環腫瘤細胞(CTCs)、細胞外囊泡(EVs)和循環腫瘤DNA。循環腫瘤細胞是一類從腫瘤部位脫落進入外周血液循環系統的癌細胞。研究表明其與癌癥病人的腫瘤轉移、癌癥復發、治
Sci Rep:新型人工智能技術或有望實時檢測患者機體中的癌變組織
2021年6月3日 訊 /生物谷BIOON/ --將吲哚菁綠(ICG,indocyanine green)與近紅外內窺鏡技術(near-infrared endoscopy)技術相結合能夠增強手術中組織微灌注的實時評估能力,同時還能動態揭示腫瘤組織與正常組織的區別,尤其是通過視頻軟件熒光分析的技術。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Scientific Reports
FDA最新建議:ctDNA液體活檢在這一方面仍需著力改善
ctDNA 液體活檢目前是精準腫瘤學應用研究中的熱點,主要通過檢測血液中游離的循環腫瘤細胞(CTCs)或者循環腫瘤DNA片段(ctDNA)等物質來對癌癥疾病做出診斷。其原理在于腫瘤細胞在經歷凋亡或壞死等階段時會釋放DNA片段進入血液循環系統中,而這些DNA片段往往包含了腫瘤的體細胞突變,同時其豐度與腫瘤的大小和階段緊密相關。相較于傳統
Science子刊:新研究證實尿液中的游離DNA可潛在用于癌癥檢測
2021年2月22日訊/生物谷BIOON/---長期以來,尿液分析一直是體檢的主要內容,用于檢測和管理一些疾病和失調,但不包括癌癥。不過,如果對癌癥也有這么簡單,那么是否更有可能在這種疾病對治療的反應更有利、治療結果更好的時候,也就是最早期階段,發現它呢?針對這一個問題,來自美國希望之城、貝勒大學醫學中心和鳳凰城兒童醫院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通過分析尿液中的游
Nature:開發出基于蛋白的新型生物傳感器,可快速檢測冠狀病毒蛋白和抗體
2021年2月1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方法來檢測構成大流行冠狀病毒SARS-CoV-2的蛋白以及針對這種病毒的抗體。他們設計出基于蛋白的生物傳感器,當與這種病毒的蛋白組分或特異性的COVID-19抗體混合在一起時會發光。這一突破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實現更快、更廣泛的檢測。相關研究結果于2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