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RNA晉身新一代biomarker分子,或成精準醫療未來新寵
來源:生物探索 2015-12-16 11:43
1. 為什么要把circRNA作為潛在的biomarker分子?最近的研究表明,生命體中除了線性的RNA分子,還大量存在著一類閉合環狀的RNA分子,他們在個體發育,不同組織內,疾病組織中都特異性的表達。通過二代測序鑒定,這些c
1. 為什么要把circRNA作為潛在的biomarker分子?
最近的研究表明,生命體中除了線性的RNA分子,還大量存在著一類閉合環狀的RNA分子,他們在個體發育,不同組織內,疾病組織中都特異性的表達。通過二代測序鑒定,這些circRNA分子通常由蛋白編碼基因的2個——4個的外顯子部分,通過前面外顯子的5‘端與后面外顯子的3’端互補結合環化而來。由于circRNA的環狀封閉的特性,導致了它可以逃避核酸外切酶的作用,因此,circRNA在細胞中可以長期穩定存在,也正是因為它的穩定性,很容易讓我們聯想到circRNA是否可以作為臨床診斷的潛在biomarker分子。該研究就是通過檢測全血中的circRNA來研究circRNA是否可以作為未來疾病診斷的biomarker。
2. 全血樣本能檢測到穩定存在的circRNA嗎?
研究人員首先用臨床全血樣本提取了總RNA,然后消化核糖體RNA,用隨機引物進行反轉錄后進行測序建庫。通過對兩個志愿者的RNA樣本進行測序分析,鑒定到4550個和4105個特異的circRNA分子至少有2個獨立的reads。把兩個樣本的數據進行比較分析發現樣本間的circRNA表達correlation很高(R=0.8),有1265個共有circRNAs(55%)reads數超過5,有2442個共有circRNAs(39%)reads數超過2,技術重復實驗也證明檢測重復性比較高。
為了驗證從血液檢測到的circRNAs的可靠性,研究人員將檢測到的circRNAs與ENCODE project數據庫來源的小腦,神經組織的circRNAs結果和肝組織的結果進行了比較分析。結果顯示,血液中的circRNAs比小腦和肝中的circRNAs表達更高。
通過對circRNAs的來源分析,研究人員發現大部分的circRNAs來源于編碼基因的外顯子區域和5'UTR區域。另外,這些來源編碼基因的circRNAs表達和對應的mRNA表達存在著顯著的相關性。
對circRNAs的剪切長度分析顯示,在血液中的circRNAs長度與在肝和小腦中檢測到的circRNAs長度一致,集中在200-800nt(median=343nt)。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基因可以產生多個circRNAs分子,其中,有23個基因每個可以產生超過10個circRNAs。
3. 全血樣本測序得到的circRNAs可靠嗎?
為了驗證測序所得得circRNAs分子的可靠性,研究人員對表達高的8個circRNAs和其線性mRNA分子進行qPCR驗證,發現有7個檢測結果是一致的。研究人員對這7個circRNAs進行了深入分析:1)核酸外切酶抵抗力檢測;2)Sanger測序確認序列信息。結果顯示7個分子的驗證結果整體錯誤率很低。
4. 血液來源circRNA分子是否普遍存在?
對血液中檢測到的circRNAs分子和線性mRNA進行對比分析后發現,circRNAs分子通常比其臨近的線性RNA分子表達更高。比如,PCNT基因來源的circRNA表達在全血樣本中是其線性RNA表達值的30倍以上,而在細胞系HEK293中卻沒有。
另外,在全血中篩選到的circRNAs有部分在小腦和肝中表達,但是也存在很多特異表達的circRNAs。很多在血液中表達的circRNAs分子表達相比組織中更高,更穩定。
結論
綜上所述,研究人員通過對全血樣本進行circRNAs檢測,與組織中檢測到的circRNAs進行比較和驗證分析,表明從血液樣本檢測circRNAs分子是穩定和易于檢測的,可以作為未來疾病診斷的潛在biomarker分子。(生物谷 Bioon.com)
版權聲明 本網站所有注明“來源:生物谷”或“來源:bioon”的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于生物谷網站所有。非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取得書面授權轉載時,須注明“來源:生物谷”。其它來源的文章系轉載文章,本網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轉載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