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trients:科學家揭示自閉癥和腦-腸微生物組之間的神秘關聯
來源:本站原創 2021-12-22 23:38
來自南加州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分析近200篇覆蓋ASD與大腦-腸道微生物組系統之間關聯的研究報告后指出,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據表明,生活在人類腸道系統中數萬億的微生物—腸道菌群或許在調節機體大腦功能、社會行為和自閉癥癥狀上扮演著非常關鍵的角色。
2021年12月23日 訊 /生物谷BIOON/ --胃腸功能紊亂是自閉癥譜系障礙(ASD)最普遍的生理學癥狀之一,如今越來越多的臨床前研究表明,腸道微生物的失衡或許會調節大腦功能和社會行為,但研究人員對這些關聯背后的機制以及其如何影響ASD的發病機制或嚴重程度卻知之甚少。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Nutrients上題為“The Brain-Gut-Microbiome System: Pathways and Implications for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南加州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分析近200篇覆蓋ASD與大腦-腸道微生物組系統之間關聯的研究報告后指出,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據表明,生活在人類腸道系統中數萬億的微生物—腸道菌群或許在調節機體大腦功能、社會行為和自閉癥癥狀上扮演著非常關鍵的角色。
科學家揭示自閉癥和腦-腸微生物組之間的神秘關聯。
圖片來源:DOI:10.3390/nu13124497
這篇綜述文章綜合分析了當前科學家們對腸道菌群、代謝物質和大腦溝通影響機體行為機制的理解,包括自閉癥所特有的不同的社交-溝通和限制性或重復性模式;據報道,46%至84%的自閉癥患者都會有胃腸道癥狀,比如腹痛、便秘和腹瀉等,最近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假設,即腸道功能的失調可能在自閉癥人群中尤其普遍。
本文研究得到了美國國防部50.6萬美元的資助。研究者Aziz-Zadeh說道,迄今為止,大多數在人類中進行的自閉癥研究要么著眼于大腦和行為,要么著眼于腸道微生物組和行為,本文研究是目前最大的自閉癥研究之一,其同時分析了所有三種因素,即大腦、腸道和行為。本文研究闡述了這一努力背后的理論,回顧了關于這一主題的嚙齒類研究、可能涉及的潛在神經遞質通路以及能被相互作用修飾的潛在大腦區域。
圖片來源:https://www.mdpi.com/2072-6643/13/12/4497
目前研究人員還無法確定與自閉癥有關的確切微生物組分,他們提出了幾個未來的研究方向,這些方向包括需要更多的標準化采樣、收集和分析;研究孕婦產前機體中的腸道微生物組;比較自閉癥和典型發育人群機體的微生物組;以及通過早期兒童發育對機體中的代謝狀態和特定生物標志物進行縱向追蹤。
綜上,這篇綜述報告中,研究人員深入理解了微生物組-大腦-行為之間的相互作用,其或能為開發新型療法提供潛在的信息,從而幫助調節這一系統,并減緩ASD患者機體的行為和生理學癥狀。(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處:
Michelle A. Chernikova, Genesis D. Flores, Emily Kilroy, et al. The Brain-Gut-Microbiome System: Pathways and Implications for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Nutrients (2021). DOI:10.3390/nu13124497
版權聲明 本網站所有注明“來源:生物谷”或“來源:bioon”的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于生物谷網站所有。非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取得書面授權轉載時,須注明“來源:生物谷”。其它來源的文章系轉載文章,本網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轉載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