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胃食管交界癌術后輔助治療!Opdivo(歐狄沃)在中國臺灣獲批:可顯著延長無病生存期!
來源:本站原創 2022-01-16 10:52
與安慰劑相比,Opdivo術后輔助治療將無病生存期(DFS)延長了一倍(22.4個月 vs 11.0個月)。

食管癌(圖片來源:medindia.net)
2022年01月15日訊 /生物谷BIOON/ --小野制藥(Ono Pharma)近日宣布,抗PD-1療法Opdivo(歐狄沃,通用名:nivolumab,納武單抗)在中國臺灣獲得批準:用于輔助治療在接受新輔助同步放化療(CRT)和完全切除術后有殘留病理性疾病的食管癌(ESC)或胃食管交界癌(GEJC)患者。在美國,Opdivo于2021年5月獲得批準,成為第一個用于上述患者群體的免疫療法。在歐盟,Opdivo于2021年7月獲批上述適應癥。
食管癌(ESC)是一種發生在食管內層(粘膜)并往外生長(向深層)的惡性腫瘤。ESC有2種主要的組織學類型;鱗狀細胞癌(SCC)和腺癌。SCC是主要類型,約占中國臺灣地區所有ESC的90%。據估計,臺灣地區每年約有2800例新病例被診斷為ESC,每年約有1900例死于該病。胃食管交界癌(GEJC)是一種發生在連接食管下部和胃的身體部位的惡性腫瘤。
局部ESC和GEJC均為侵襲性腫瘤類型,通常需要多種方法來治療,包括化療、放療和手術。在新輔助CRT和完全切除術后有殘留病理疾病的ESC和GEJC患者,面臨著疾病復發的高風險,但最主要的選擇是監測,迫切需要更多的治療選擇。
此次批準,基于3期CheckMate-577(ONO-4538-43)試驗的結果。數據顯示,在接受新輔助CRT和完全手術切除后有殘留病理性疾病的ESC及GEJC患者中,與安慰劑相比,Opdivo輔助治療將患者的無病生存期(DFS)延長了一倍(中位DFS:22.4個月 vs 11.0個月)。目前,針對經新輔助同步放化療和手術切除的ESC及GEJC患者的標準治療是監測隨訪。該研究結果首次證實了輔助治療可顯著延長該類患者的無病生存期(DFS)。

CheckMate-577是一項隨機、雙盲、多中心3期研究,旨在評估Opdivo作為輔助治療用于新輔助CRT后未達病理完全緩解的可切除食管癌及GEJ癌患者的療效與安全性。研究的主要終點為無病生存期(DFS),次要終點為總生存期(OS)。在接受新輔助同步放化療和腫瘤完全切除術后(又稱為“三聯治療”),794名患者被隨機分配至安慰劑組(N=262)或Opdivo組(N=532)。Opdivo組患者接受Opdivo 240 mg,每2周靜脈滴注一次,連續用藥16周后,序貫Opdivo 480mg、每4周靜脈滴注一次,直至疾病復發、出現不可耐受的毒性或患者撤回知情同意,總治療時間最長為一年。
結果顯示:Opdivo治療組中位無病生存期(mPFS)是安慰劑組的2倍(22.4個月 vs 11.0個月)。與安慰劑組相比,Opdivo組疾病復發或死亡風險降低31%(HR=0.69;96.4%CI:0.56-0.86;p=0.0003)。
探索性分析顯示:在腺癌患者(n=563,70.9%)中,Opdivo組mPFS為19.4個月(95%CI:15.9-29.4),安慰劑組mDFS為11.1個月(95%CI:8.3-16.8)(未分層HR=0.75;95%CI:0.59-0.96)。在鱗狀細胞癌患者(n=230,29%)中,Opdivo組mDFS為29.7個月(95%CI:14.4-NE),安慰劑組mDFS為11.0個月(95%CI:7.6-17.8)(未分層HR為0.61;95%可信區間:0.42至0.88)。研究中,Opdivo單藥治療的安全性與既往研究報道一致。
Opdivo是一種程序性死亡-1(PD-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旨在通過阻斷PD-1及其配體之間的相互作用,獨特地利用人體自身免疫系統幫助恢復抗腫瘤免疫應答。Opdivo于2014年7月在日本率先獲得批準,是全球獲批的首款PD-1免疫療法,治療適應癥為黑色素瘤。通過利用人體自身免疫系統對抗癌癥,Opdivo目前已成為多種癌癥的重要治療選擇。
在日本,小野制藥于2014年9月推出Opdivo治療無法切除的黑色素瘤。此后,Opdivo在日本陸續獲批多種癌癥適應癥。小野制藥是Opdivo的最初研發者,該公司于2011年與百時美施貴寶達成合作,授權百時美施貴寶Opdivo除日本、韓國、中國臺灣之外的開發和商業化權利。在2014年7月,雙方進一步擴大戰略合作,開發和商業化多種免疫療法(包括單藥及組合療法)用于日本、韓國、中國臺灣的癌癥患者。截至目前,Opdivo在日本、韓國、中國、美國和歐盟等60多個國家獲得批準。(生物谷Bioon.com)
版權聲明 本網站所有注明“來源:生物谷”或“來源:bioon”的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于生物谷網站所有。非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取得書面授權轉載時,須注明“來源:生物谷”。其它來源的文章系轉載文章,本網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轉載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87%用戶都在用生物谷APP 隨時閱讀、評論、分享交流 請掃描二維碼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