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研究
現代生物學研究包含眾多緊密相連又相互區分的研究領域,包括: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結構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微生物學、病毒學、生理學、發育生物學、組織學、生態學、演化生物學、組學、生物信息學等。

掌葉木和傘花木的葉綠體基因組解析取得進展
掌葉木(Handeliodendron bodinieri)和傘花木(Eurycorymbus cavaleriei)是無患子科(Sapindaceae)植物,為我國特有,它們分別所屬的掌葉木屬(Handeliodendron)和傘花木屬(Eurycorymbus)是無患子科的單種屬。2021年公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New Phytologist:揭示了油桃形成的遺傳機制
武漢植物園果樹分子育種學科組在植物學著名期刊New Phytologist在線發表了題為Two R2R3-MYB Genes Cooperatively Control Trichome Development and Cuticular Wax Biosynthesis in Prunus persica 的研究論文。該研究揭示了油
Nature:新冠病毒變體Omicron對大多數單克隆抗體有抗性,但新冠加強疫苗可中和這種變體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研究了Omicron變體對臨床實踐中用于預防高危人群患上嚴重疾病的單克隆抗體的敏感性,以及對以前感染過SARS-CoV-2或接種過疫苗的人血液中的抗體的敏感性。他們將Omicron變體的敏感性與Delta變體的敏感性進行了比較。他們證實Omicron變體對中和抗體的敏感性比Delta變體低得多。
研究構建基于分子模擬與人工智能的蛋白質熱穩定性預測模型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微生物蛋白設計與智造創新團隊與國內科研單位合作,構建了基于分子動力學模擬與人工智能相結合的蛋白質突變體熱穩定性預測策略,并通過該策略成功實現了提升PET塑料降解酶耐熱性的分子設計,為酶蛋白的定向分子設計提供了新方法并為塑料的生物降解提供了新材料。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計算與結構生物技術期刊(Comput
Nature Plants:研究破解小麥遺傳轉化中基因型依賴性難題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作物轉基因及基因編輯技術與應用創新團隊鑒定了一個與小麥植株再生相關的基因 TaWOX5 ,利用 TaWOX5 基因克服了小麥遺傳轉化中的基因型依賴性難題。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植物(Nature Plants)》上。據葉興國研究員介紹,遺傳轉化效率低和基因型依賴性是制約小麥轉基因研究與基因編輯研究及應用
Nucleic Acids Research:科研人員開發干擾HIV-1病毒組裝的RNA納米材料
近日北大未來技術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陳匡時課題組基于RNA納米技術發展了一種可干擾HIV-1病毒在細胞膜上組裝的RNA納米材料。該研究成果已發表于學術期刊Nucleic Acids Research (IF = 16.971),題目為“Rational design of self-assembled RNA nanostructures for HIV-1
ACS子刊:新開發的Immuno-CRISPR測定方法有望更早地檢測腎臟排斥反應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倫斯勒理工學院和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基于CRISPR的檢測方法,它可以靈敏地、無創地檢測尿液中的急性腎臟排斥的生物標志物。有朝一日,這可能有助于在不進行活組織檢查的情況下,更早地診斷出排斥反應。
Cell:加強注射mRNA新冠疫苗誘導對Omicron變體的中和免疫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拉根研究所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需要額外的由Moderna或輝瑞公司開發的mRNA新冠疫苗的加強接種劑量來提供對SARS-CoV-2的奧密克戎(Omicron)變體的免疫力。他們指出美國現有的mRNA新冠疫苗的傳統接種方案不能產生能夠識別和中和Omicron變體的抗體。
Nature:超級病菌MRSA在大約200年前就已存在于刺猬身上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英國劍橋大學、韋爾科姆基金會桑格研究所、皇家植物園邱園和丹麥血清史坦頓研究所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在追蹤金黃色葡萄球菌的遺傳歷史時,發現這種細菌在大約200年前首次對抗生素甲氧西林產生了耐藥性。
Nature:新型化合物macolacin有望擊敗醫院里常見的耐多藥細菌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洛克菲勒大學的研究人員報告了他們發現的一種化合物,它有可能戰勝粘桿菌素耐藥性。 在動物實驗中,這種潛在的抗生素高度強效地抵抗危險的機會性病原體,比如鮑曼不動桿菌(醫療機構中最常見的感染原因)。這一發現可能會開發出一類新的抗生素,以對抗對其他治療方法沒有反應的菌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