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cience:重大突破!注射脂質納米顆粒封裝的mRNA在體內產生CAR-T細胞,可顯著逆轉心臟纖維化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類似于基于信使RNA(mRNA)的COVID-19疫苗,一種實驗性免疫療法只需注射一次mRNA就能暫時重編程患者的免疫細胞以攻擊特定靶標。
多項臨床前研究表明刺突蛋白-鐵蛋白納米顆粒疫苗有望抵抗包括SARS-CoV-2在內的一系列冠狀病毒
最近發表的一系列臨床前研究表明美國沃爾特-里德陸軍研究所(WRAIR)的研究人員開發的刺突蛋白-鐵蛋白納米顆粒(Spike Ferritin Nanoparticle, SpFN)COVID-19疫苗不僅能引起有效的免疫反應,而且還可能對令人擔憂的SARS-CoV-2變體以及其他冠狀病毒提供廣泛的保護。
《自然》:“加熱”惡性胸腔積液,輔助免疫治療!
惡性胸腔積液(MPE)是晚期腫瘤的常見表現之一,以非小細胞肺癌(NSCLC,36%)、乳腺癌(26%)和淋巴瘤(13%)最為常見。MPE會引起患者咳嗽、胸痛、呼吸困難和乏力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預后,有研究表明,MPE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僅為5個月。MPE的傳統治療方法主要以緩解呼吸困難癥狀為主,如胸腔穿刺引流、胸膜固定,但療效
兩親性氟化膠束顆粒應用于線粒體的靶向載藥遞送
線粒體是一種重要的細胞器,是細胞的動力源和代謝信號中心。線粒體的缺陷或功能障礙與許多人類疾病有關,如神經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癥。如今,線粒體已成為最重要的治療靶點之一,是研究線粒體功能和治療線粒體相關疾病的重要手段。氟由于其獨特的性質,在超過20%的已上市藥物中,被用來增加藥物的治療活性和化學或代謝穩定性。氟還可以提高蛋白質的穩定
Nat Commun:利用脂質納米顆粒多次遞送CRISPR-Cas9到多種肌肉組織中
2021年12月22日訊/生物谷BIOON/---許多難治的疾病是基因突變的結果?;蚪M編輯技術有望校正該突變,從而為患者提供新的治療。然而,將該技術用于需要校正的細胞仍然是一個重大挑戰。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日本京都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報告了脂質納米顆粒如何為治療杜興氏肌肉營養不良癥(DMD)小鼠模型提供有效的遞送手段。相關研究結果于2021年12月8
PNAS:靶向性納米醫學療法或能減少血管病變 從而幫助預防血管狹窄
來自芝加哥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新型的靶向性納米醫學療法,其或有望減少小鼠模型機體中因動脈粥樣硬化而引起的血管病變;相關研究結果有望幫助開發更好的療法來治療遭受血管疾病并發癥的人類患者。
科學家開發一種可用于mRNA細胞溶質傳遞的病毒模擬細胞膜涂層納米顆粒
隨著納米技術的飛速發展,納米給藥已成為現代醫療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納米藥物的一大挑戰是細胞攝取藥物后有效的內體逃逸,因為大多數藥物載荷需定位于除內體外的亞細胞結構后發揮活性,而病毒可以通過內吞作用后引發膜融合,由此將其遺傳物質遞送至宿主細胞的胞質中。既往對于甲型流感病毒的研究顯示,病毒表面發現的血凝素(HA)蛋白在內體的pH值內環境下
ACS NANO: 多功能菌基納米酶實現腫瘤治療精準打擊
化學動力療法(CDT)是一種通過腫瘤微環境(TME)內源性活性氧(ROS)破壞腫瘤細胞的治療方法。然而,由于腫瘤自身的抗氧化能力以及靶向性等問題限制了CDT的進一步發展。2021年12月,來自南洋理工大學和華中農業大學的研究團隊在《ACS NANO》發表了題為“Precise Chemodynamic Therapy of Cance
Science Advances:納米催化非鐵基類鐵死亡治療研究獲進展
鐵死亡是一種以鐵依賴的、活性氧(ROS)水平升高、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4(GPX4)失活和細胞脂質過氧化發生為特征的非凋亡性細胞死亡。當前報道的多數納米催化鐵死亡局限于鐵基材料。非鐵基納米材料誘導的以ROS增加和GPX4失活的類鐵死亡細胞死亡方式鮮有研究,對該方面的探索或為鐵死亡治療提供更有希望的發展前景。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上
Nature communication:脂質納米粒給藥系統中mRNA活性喪失的新機制
針對SARS-CoV-2大流行,脂質納米顆粒(LNP)配制的mRNA疫苗被迅速開發和部署。由于mRNA的不穩定性質,識別可能影響產品穩定性和療效的雜質對于核酸類藥物的長期使用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