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cience:揭示AtRRP44a蛋白護送mRNA通過植物胞間連絲
2022年1月15日訊/生物谷BIOON/---發育中的植物嫩枝如何知道如何、在哪里以及何時生長?分裂細胞(dividing cell)需要相互傳遞信息以協調生長。在植物中,重要的信息被包裝到信使RNA(mRNA)中,在細胞之間傳遞。在一項新的研究中,通過研究芥菜類植物擬南芥,美國冷泉港實驗室(CSHL)的David Jackson教授和他的團隊發現,mRN
PNAS:利用一滴血或許就能快速檢測出人類的早期肺癌
來自哈佛醫學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利用一滴血或許就能揭示無癥狀患者的機體肺癌。
Gut Microbes: 注意!多吃菠菜可以重塑腸道微生物群進而預防癌癥
復雜的相互關系支配著腸道微生物、宿主和疾病結果的外源驅動因素之間的動態相互作用。在大鼠結腸息肉病(Pirc)模型中,作者首次探索了菠菜(SPI)預防癌癥的多組學方法。
Natural Microbiol: 植物致病性疫霉菌侵入機制研究
2021年7月5日訊/植物病原體的存在會造成作物產量的巨大損失,對全球糧食安全和經濟產生負面影響。其中致病疫霉(卵菌綱)是世界上最具破壞性的植物病原體之一,是晚疫病的病原體,給全球糧食產量造成了約15 - 20%的損失。植物病原體已經發展出各種方法來突破植物細胞的角質層和細胞壁。例如,植物病原真菌使用一種"蠻力"方法,通過產生一個具特異性、強化的入侵器官來產
2021年4月9日Science期刊精華
2021年4月12日訊/生物谷BIOON/---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21年4月9日)發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讓小編一一道來。1.Science:揭示蛋白QSER1保護DNA甲基化谷免受新生甲基化doi:10.1126/science.abd0875; doi:10.1126/science.abh3187DNA甲基化對哺乳動物的發育至關
Development :科學家發現果蠅的聽力細胞可以再生,為研究人類聽損療法帶來新希望!
2021年3月6日訊/生物谷BIOON/--雖然果蠅沒有耳朵,但它可以用觸角聽到聲音。在一項發表在Development期刊上的新研究中,來自美國南加州大學干細胞中心的科學家描述了成年果蠅如何使感覺聽覺細胞再生,以及研究果蠅能如何提供一種新方法去理解和發展治療全世界數億聽力和平衡失調病人的療法。
青蛙肺部能充當“降噪耳機”
為了成功交配,許多雄蛙會坐在一起,向潛在配偶發出叫聲。這時,問題就出現了——每個試圖在人聲鼎沸的雞尾酒會上聽清別人說話的人都會遇到:一只雌蛙是如何在背景噪音(包括其他蛙類的聲音)中聽到并找到自己的如意郎君呢?現在,研究人員可能找到了答案。
Science論文解讀!揭示細胞分裂素調節植物干細胞分裂機制
2021年2月28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英國劍橋大學和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稱為細胞分裂素(cytokinin)的植物激素控制細胞分裂的機制,這一突破性發現極大地提高了我們對植物生長方式的認識。相關研究結果于2021年2月25日在線發表在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Molecular mechanism of
Science子刊:意外!植物細胞之間竟可交換細胞器
2021年1月10日訊/生物谷BIOON/---過去的遺傳實驗已表明,當植物嫁接在一起時,整個基因組可以在宿主和嫁接體之間移動,但并不清楚遺傳物質是如何移動的。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植物分子生理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證實了整個細胞器可以在植物細胞之間移動,并且是帶著它們的基因組一起移動。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
Nature:中科院王二濤課題組揭示根瘤菌內共生進化的關鍵事件
2020年12月15日訊/生物谷BIOON/---豆科植物與大多數陸地植物不同,可以與固氮根瘤菌形成根瘤共生??茖W家們在17世紀就已描述了豆科植物根瘤的解剖結構,在19世紀發現根瘤細胞容納內共生根瘤菌進行固氮。豆科植物皮層在發育上與非豆科植物的皮層不同:它可以對植物激素或根瘤菌的共生信號作出反應而去分化,從而使得根瘤器官從頭發生,以容納固氮根瘤菌。然而,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