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cience:我國科學家成功構建腫瘤浸潤T細胞的泛癌單細胞圖譜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為了建立一種高分辨率的泛癌T細胞圖譜,來自中國北京大學的研究人員對各種癌癥類型的患者的腫瘤、癌旁組織和血液樣本進行了單細胞RNA測序(scRNA-seq),并收集了其他已發表的scRNA-seq數據集。在校正了混雜因素和批次效應后,對這些不同的數據進行了整合。
Science:探究SARS-CoV-2的指數增長、高流行率以及與Delta變體相關的疫苗有效性
2021年12月23日訊/生物谷BIOON/---盡管疫苗接種率很高,但是冠狀病毒SARS-CoV-2感染的流行繼續推動著發病率和住院率,在許多人群中,由這種病毒的Delta變體引起的病例比例在增加。隨著疫苗接種計劃在全球范圍內的展開和社交距離的放寬,SARS-CoV-2的未來趨勢并不確定。自2020年5月以來,REACT-1(Real-time Asses
2021年12月17日Science期刊精華
2021年12月23日訊/生物谷BIOON/---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21年12月17日)發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讓小編一一道來。1.Science:我國科學家成功構建腫瘤浸潤T細胞的泛癌單細胞圖譜doi:10.1126/science.abe6474靶向腫瘤特異性T細胞的癌癥免疫療法已使許多癌癥患者受益,但是針對不同類型的癌癥的臨床療
Science 子刊:重新定向藥物用于改善三陰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療效率
來自休斯敦衛理公會研究所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一種用于治療心力衰竭的藥物或在治療三陰性乳腺癌上能展現出良好的效果,文章中,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型組合性療法,其或能潛在改善難治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療預后和結局。
Science子刊:揭示運動預防胰島素抵抗機制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稱為NADPH氧化酶4(NADPH oxidase 4, NOX4)的酶,它是運動改善我們健康的關鍵。重要的是,這一發現為開發促進這種酶活性的藥物以便保護人們免受衰老對代謝健康的影響提供了可能性。
Science:一種發現人類基因組中結構變異的新方法消除了現有人類基因分型中存在的偏差
科學家們早就認識到,單一參考基因組不能代表人類的多樣性,而且使用它給這些研究帶來普遍的偏見。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圣克魯茲分校和田納西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終于有了一個實用的替代方案。
Science:重大進展!揭示白內障形成的病理機制,有望開發出新的療法
缺乏脂質激酶PI3K-C2α會導致魚類、小鼠和人類的白內障提前發生。這表明PI3K-C2α參與維持一種進化上保守的保護晶狀體免受透明度下降影響的機制。在這一發現的基礎上,來自意大利都靈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在一項的研究中,從該激酶參與有絲分裂以及正確的細胞分裂可避免衰老和白內障最終產生的概念出發,想要確定PI3K-C2α在晶狀體中的作用。
Science:真核生物的核孔是機械敏感性的
為了研究體內NPC構象的動態變化,在一項新的研究中,德國研究人員對裂殖酵母細胞中的NPC進行了結構分析。他們使用低溫電子斷層成像和隨后的子斷層掃描圖平均化(subtomogram averaging)來定量確定暴露于不同應激刺激下的細胞中的NPC直徑。他們發現在指數生長的細胞中,NPC支架擴張,在能量耗盡和高滲沖擊(hyperosmotic shock)的條件下收縮。
Science:揭示一些組織在缺氧時利用延胡索酸進行細胞呼吸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美國懷特黑德生物醫學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員Jessica Spinelli及其研究團隊發現當細胞缺乏氧氣時,另一種叫做延胡索酸(fumarate)的分子可以介入并作為最終電子受體,使線粒體在這種環境中發揮功能。
2021年12月10日Science期刊精華
2021年12月16日訊/生物谷BIOON/---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21年12月10日)發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讓小編一一道來。1.Science:真核生物的核孔是機械敏感性的doi:10.1126/science.abd9776真核生物的細胞核容納并保護遺傳信息。它被核膜所包圍,而且核膜將核質與細胞質分開。核膜的雙膜系統與細胞骨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