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Stem Cell:揭示Hif-1a抑制心肌梗死后活性氧誘導的心臟成纖維細胞增殖,從而阻止過度的瘢痕組裝形成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澳大利亞張任謙心臟研究所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在心臟中發現了一種重要的保護性反應,這種保護性反應可以防止因缺氧而發生的過度瘢痕形成或者說心臟纖維化,從而限制心臟病發作后的損害。這些發現為研究為心臟病發作后心臟細胞的情況提供了一個新的角度。相關研究結果于2021年11月10日在線發表在Cel
活性氧觸發 NF-κB 介導的 NLRP3 炎癥小體激活參與低劑量 CdTe QDs 暴露誘導的肝毒性
碲化鎘(CdTe)量子點(QDs)可作為成像和藥物傳遞工具; 然而,低劑量暴露的毒性作用和機制尚不清楚。
Nat Commun:基于亞砷烯的多個獨立靶向活性氧簇爆發的癌癥治療手段
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是所有需氧生物產生的一組高度活性的小分子,包括羥基自由基(·OH)、超氧化物(·O2 -)和其他非自由基成員,如過氧化氫(H2O2)和單重態氧(1O2)。
新冠肺炎治療的新視角:通過調節炎癥信號和活性氧、氮的納米療法治療膿毒癥
SARS-CoV-2已導致多達1.27億人感染新冠肺炎。約5%的新冠肺炎患者罹患重病,約40%的重癥患者最終死亡,相當于278萬多人。新冠肺炎的病理特征類似于典型的膿毒癥,重度新冠肺炎被確認為病毒性膿毒癥。膿毒癥的研究進展對改善這些患者的臨床護理具有重要意義。最近對膿毒癥發病機制的研究進展導致認為,失控的炎癥反應和氧化應激是核心因素。然而,傳統的膿毒癥治療方
Cell:睡眠不足或通過在機體腸道中積累活性氧而導致死亡
活性氧是指化學性質活躍的含氧原子或原子團,如超氧自由基(·O2-)、過氧化氫(H2O2)、羥自由基(·OH)等等,活性氧可使類脂中的不飽和脂肪酸發生過氧化反應,破壞細胞膜的結構。近日,來自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睡眠不足或會通過在機體腸道中積累活性氧的方式而導致機體死亡。相關工作發表在國際雜志Cell上,標題為“Sleep Loss Can C
Cell深度解讀!睡眠不足竟會讓人短命!科學家發現睡眠剝奪會導致腸道內活性氧積累進而誘發過早死亡!
2020年6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睡眠不足的最初癥狀大家都很熟悉,包括疲憊、注意力難以集中、易怒等,很少會有人經歷長時間睡眠不足所帶來的后果,包括方向迷失、偏執甚至產生幻覺等。睡眠作為一種普遍存在的行為,以及嚴重的睡眠不足會致命的事實都支持了睡眠是機體生存所必需的觀點,然而目前研究人員并不清楚睡眠不足(sleep loss)引發致命性的原因;
鐵蛋白納米酶清除活性氧治療實驗性惡性腦瘧研究獲進展
11月1日,Nano Letters 雜志在線發表了鐵蛋白納米酶通過靶向腦內皮細胞和調控納米酶發揮清除活性氧功能,實現治療惡性腦型瘧疾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人員首次利用鐵蛋白對腦內皮細胞靶向和胞內亞定位特性,實現了對鐵基納米酶在腦部發揮過氧化氫酶活性的調控。結合鐵蛋白對肝部巨噬細胞的極化調控特性,實現了對惡性腦型瘧疾模型的有效治療。這是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閻錫
研究揭示葉綠體識別活性氧分子的分子機制
6月27日,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Chanhong Kim研究組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上發表了題為Oxidative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 of EXECUTER1 is required for singlet oxygen sensing
Devel Cell:活性氧自由基能夠開啟免疫細胞活性 使其殺滅外來病原體
中性粒細胞是機體免疫系統的“超級英雄”,在平日里中性粒細胞溫文爾雅,其可以通過血液直至達到機體發生緊急的位點,比如感染傷口或切口,在這些位點中性粒細胞能夠轉變為戰斗模式開始吞沒并且破壞外來入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