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D2缺乏通過miR-345-5p/atf1軸減輕高糖損傷和鏈脲佐菌素誘導的糖尿病小鼠視網膜細胞凋亡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R)仍然是勞動年齡人群致盲的主要原因。目前,視網膜病變的臨床特征是明顯的血管異常,而且微血管并發癥可引發不可逆的視網膜損傷。
《自然·醫學》:改寫教科書!科學家首次發現,人類胎兒腸道內分泌細胞能表達胰島素,糖尿病的治療或迎來基礎性突破
說起胰島素,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作為人體內唯一具有降血糖作用的激素,胰島素分泌絕對或相對不足,是造成糖尿病的重要原因。我們都知道,胰島素由胰島β細胞合成和分泌,對于一些胰島β細胞功能幾乎完全喪失的患者,他們只能依靠注射外源胰島素來維持體內血糖水平的穩定。但外源畢竟比不上自身分泌,再加上很多患者無法嚴格規律注射,真正能很好地維持血糖水平的
Nature:揭示人類微生物組對抗糖尿病藥物阿卡波糖產生耐受性的分子機制
來自普林斯頓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口腔和腸道中的一些細菌后能失活阿卡波糖,并潛在地影響該藥物的臨床表現及其對人類微生物組中細菌成員的影響。
拜耳獲得CHMP對非奈利酮用于慢性腎病伴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治療的積極審評結論
非奈利酮(Finerenone,BAY 94-8862)是一種非甾體選擇性鹽皮質激素受體拮抗劑,在臨床前研究中顯示可阻斷鹽皮質激素受體過度激活導致的有害影響
糖尿病腎病新藥!拜耳首創藥物Kerendia(finerenone)在歐盟即將獲批,在中國已進入審查!
Kerendia是第一個在CKD合并T2D的患者中顯示出積極的腎臟和心血管結局的非甾體類選擇性MRA。
STTT:NK細胞來源的胞外體miR-1249-3p改善實驗型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T2D)是最常見的代謝性糖尿病,其特征是高血糖(也稱為高血糖)和胰島素抵抗。遵循高脂肪飲食的人特別容易患肥胖癥,這顯然是導致人類胰島素抵抗的最常見原因。
CircRNA-miRNA-mRNA相互作用網絡在糖尿病及其相關并發癥中的作用
大多數非蛋白質編碼的RNA被鑒定為具有參與細胞內穩態的多種功能。環狀RNA(CircRNAs)是一種非編碼轉錄本,在許多生理和病理狀態的發生和發展中起著關鍵作用。
《Nature》:突破!哈佛大學發現一種新激素,靶向它可治愈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影響全球超過4.6億人。隨著生活和飲食習慣的改變,糖尿病已經成為繼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之后影響人類健康的第三大因素。據估計,中國成年人有超過1.14億糖尿病患者。也就是說,全世界超過1/4的“糖友”都在中國!糖尿病會誘發一系列的并發癥,例如心血管疾病和腎病等等,嚴重影響人類健康。盡管胰島素治療可以控制血糖濃度,
Nature:重大進展!揭示新發現的激素fabkin促進糖尿病產生機制,靶向它有望治療1型和2型糖尿病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人員指出一種新發現的名為fabkin的激素有助于調節代謝,并可能在1型和2型糖尿病的產生中發揮重要作用。
Nat Med:糖尿病藥物達格列凈或能讓心力衰竭患者獲益
來自美國密蘇里大學堪薩斯分校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一種常用于治療2型糖尿病的藥物—達格列凈(Dapagliflozin)或能改善射血分數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的機體疾病癥狀和身體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