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patology: 1-磷酸鞘氨醇促進充血性肝病小鼠腫瘤發展和肝纖維化
反映右心衰竭(RHF)、布加綜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或方坦相關肝病(FALD)的慢性肝充血與肝纖維化和肝細胞癌(HCC)有關。然而,慢性肝充血時肝纖維化和肝細胞癌的分子機制仍然知之甚少。
肝纖維化:細胞外小泡介導的竇周間隙細胞間通訊
肝臟復雜的功能活動是精心安排的,這要歸功于所有肝實質細胞和非肝實質細胞群體之間結構良好的串擾。肝內不同細胞類型釋放的胞外小泡(EV)旁分泌相互作用是重要的細胞間通訊工具
Gut Microbes: 熊果酸通過抑制NOX4/NLRP3炎癥小體通路和細菌失調逆轉肝纖維化
NOX4/NLRP3炎癥小體通路的激活與其他器官的纖維化有關。腸道細菌的失衡是肝纖維化通過肝腸軸的重要驅動因素。
LNA-anti-miR-132治療對小鼠肝纖維化的保護作用
microrna (miRs)是一種小的調節rna,在肝臟疾病中經常被解除調控。肝纖維化的特征是由慢性炎癥過程引起的過度瘢痕形成。
PNAS:科學家開發出有望治療肝纖維化等疾病的新型免疫毒素
2021年7月15日 訊 /生物谷BIOON/ --間皮素(Mesothelin,MSLN)在受損傷肝臟和其它器官的組織成纖維細胞中的表達量會增加,MSLN是肝臟、肺臟和腎臟纖維化的常見介導子。長期酗酒和肝炎會損傷肝臟健康并導致肝臟纖維化,即膠原蛋白和疤痕組織的堆積等;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PNAS上題為“Immunotherapy-based targe
Journal of Hepatology:肝纖維化機制研究取得最新成果
近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張琪教授、楊揚教授聯合中山醫學院項鵬教授在國際肝臟病學頂級期刊Journal of Hepatology發表題為“Targeting Nestin+ hepatic stellate cells ameliorates liver fibrosis by facilitating TβRI degradation”的最新學術成果。附
我國科學家揭示鐵死亡在肝纖維化發病機制中的關鍵機制
肝纖維化是各種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過程,目前臨床尚無有效的抗肝纖維化治療藥物。肝星狀細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 HSCs)活化是肝纖維化發生發展的核心環節,靶向誘導HSC死亡是防治肝纖維化的有效措施。鐵死亡(Ferroptosis)是近年來發現的一種全新的細胞死亡方式,靶向誘導HSC鐵死亡有望成為肝纖維化治療的
Gastroenterology:肝癌細胞或能通過操控參與肝纖維化的間質細胞來促進肝癌的生長和進展
2021年1月12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Gastroenter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大阪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肝癌細胞或能通過操控參與纖維化過程的間質細胞來促進腫瘤的生長。肝細胞癌(HCC)通常在酒精濫用或慢性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患者中頻發,其是全球最常見的一種肝癌類型;同時其還是癌癥相關死亡的第三大
Nature子刊解讀!科學家們開發出能高效檢測人類脂肪肝和肝纖維化新型探測器!
2020年12月8日 訊 /生物谷BIOON/ --大約25%的美國人都會患上脂肪肝,這種疾病會導致肝臟纖維化, 最終會導致肝功能衰竭;目前并沒有簡便的方法來診斷脂肪肝或肝纖維化,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上題為“A portable single-sided magnetic-resonance 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