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子刊:臨床前腫瘤研究不靠譜的原因找到了
當了這么多年實驗狗,咱都知道,體外實驗的結果,到了體內實驗又被推翻實在太常見不過……好些癌癥新藥,臨床前研究數據多么漂亮,到臨床上還是不行,說多了都是淚。也沒辦法,生理病理環境確實復雜,一個小小的條件不同,敏感的癌細胞就給你玩上七十二變了。近期,《科學·進展》雜志發表了來自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科研團隊的研究成果[1],科學家們發現,癌癥相
Nat Commun:新型活檢技術或有望分析多種腫瘤組織中的特殊生物標志物
2022年1月14日 訊 /生物谷BIOON/ --在空間背景下的多路復用mRNA分析或能提供促進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的新信息,然而不幸的是,現有的空間轉錄組學方法由于多路復用率較低或復雜性而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題為“Spatial transcriptomics using combinato
Nature子刊:給免疫系統踩油門,MIT開發IL-12+明礬療法,高效殺傷腫瘤,且副作用更低
癌癥,因其難治性和復雜性而被稱為“眾病之王”??箵舭┌Y,就像是賽車道上的生死時速——殺死癌細胞的速度要比其增殖速度更快。而在這條生死賽道上,人類一直擁有著一輛頂級的賽車——免疫系統。通過刺激免疫系統來攻擊腫瘤是一種很有前途的癌癥治療方法。如今,科學家們正在研究兩種互補的策略來實現這一目標:“關剎車”——解除腫瘤對免疫系統的抑制;“踩油門”——通過免疫刺激藥物
JITC:南京大學團隊整合兩種免疫療法,重構腫瘤微環境!
免疫抑制性的腫瘤微環境,是腫瘤免疫治療面臨的“老大難”問題。在這種腫瘤微環境中,免疫細胞浸潤較少,且免疫檢查點分子的表達,使得T淋巴細胞耗竭,導致它對腫瘤細胞的殺傷能力減弱??茖W家們將目光放在了溶瘤病毒身上。已經有研究表明溶瘤病毒療法能夠增加腫瘤特異性效應和記憶T細胞來攻擊腫瘤細胞。因此,溶瘤病毒療法也被認為是一種免疫療法。雖然早在2015年溶瘤病毒療法就正
擇捷美®兩項研究成果榮登《柳葉刀-腫瘤學》 基石藥業再獲國際認可
《柳葉刀》是國際權威醫學期刊, GEMSTONE-302研究與GEMSTONE-301研究成果雙雙被《柳葉刀-腫瘤學》雜志接受,對于中國醫學界是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
Cell:科學家發現腫瘤微環境是胰腺癌細胞狀態轉換的驅動因素
目前,針對胰腺癌的靶向治療藥物非常少,大多數患者在藥物治療過程中往往因為產生耐藥性而停止治療。近日,來自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和麻省理工學院等機構的科學家驗證了腫瘤微環境是胰腺癌細胞惡性狀態的關鍵驅動因素之一,癌細胞狀態影響癌細胞對藥物的敏感性。研究成果發表在《Cell》期刊,標題為:Microenvironment drives ce
《自然》子刊:全面消除腫瘤中的免疫抑制細胞,終于實現了!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B)目前已經應用于多種腫瘤的臨床治療中,但是,很多對ICB有反應的腫瘤在治療后期會出現耐藥現象。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之一是,腫瘤微環境中存在大量免疫抑制性細胞,如髓源性免疫抑制細胞(MDSC)、腫瘤相關巨噬細胞(TAM)和調節性T細胞(Treg)等,它們會顯著抑制細胞毒性淋巴細胞(CTL)的浸潤和功能,導致腫瘤繼續
Science Immunology:開發出新一代高效、低毒的腫瘤特異性IL-12前體藥物
Science Immunology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彭華與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教授傅陽心合作完成的研究論文A tumor-specific pro-IL-12 activates preexisting cytotoxic T cells to control established tumors。該工
《柳葉刀·腫瘤學》:乳腺癌新輔助化療預后,一定要注意這個重要指標!
乳腺癌發病率已超過肺癌,成為危害人類的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療中,新輔助化療可以縮小腫瘤體積,減少淋巴結陽性率,從而提高手術切除成功率?;颊呓邮苄螺o助化療后,手術標本的病理檢查如顯示為腫瘤細胞完全消失,即病理完全緩解(pCR),則該類型的患者的生存期明顯延長。不同新輔助治療方案的pCR比例,可以作為其方案有效性的標志